设备管理知识(九)
仪器信息网 · 2010-01-01 21:40 · 28200 次点击
161.点检标准规定了各部位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点检周期、管理值、点检方法、点检分工以及在什么状态下进行点检等。
162.点检标准是点检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是编制各种点检计划的依据。
163.点检标准的编制依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图纸资料。检修技术标准。参考国内外同类实际资料。通过PDCA循环取得的实际经验积累。
164.点检标准的按通用性可分类为:专用点检标准、通用点检标准
165.点检内容包括:压力、温度、流量、泄漏、给油脂状况、异音、振动、龟裂(折损)、磨损、松弛等作为点检诊断的内容。
166.点检方法主要是采用视、听、触、味、嗅觉“五感”为基本方法;对有些重要部位需要借助于简单仪器、工具来测量或用专用仪器进行精密点检测量。
167.点检状态分停止(静态)或运行(动态)两种,通常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异音、动作状态等须在运行状况下进行点检,其余须在停止状态下进行点检。
168.点检的分工分日常点检、专业点检、精度点检三种。
169.点检周期分短周期(一年以下)、长周期(一年以上)。其常用符号:H—时,S—班,D—天,W—周,M—月,Y—年。
170.决定点检周期的因素与前提是:设备作业率,每月生产量(运行小时);使用条件,无误操作情况;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粉尘;润滑状况,润滑方式与状态;对生产影响,设备的重要程度;使用实绩,其他同类厂的使用情况;设备制造厂家的推荐值。
171.在编制点检标准中设定点检周期,是个难度较大的题目,通常在编制标准时先设定一个周期,以后随着生产情况的改变,能过PDCA再逐步修正,以趋向合理。
172.检修作业标准是点检员确定检修作业流程、工艺、工时和费用的基础,是检修责任单位进行检修作业的依据。
173.检修作业标准规定了作业名称、作业方法、作业顺序、作业条件、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使用工具以及作业人员、作业所需时间和作业费用等。
174.检修作业标准的编制依据有: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规定;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设备的检修技术标准;国内外同类设备的检修标准;有关安全规程和工艺规程。
175.编制检修作业标准的目的是:提高检修作业的质量;缩短检修作业的时间;消灭检修作业的事故;
176.编制检修作业标准的条件是:明确作业目标,了解项目内容,掌握设备结构,掌握作业工序,熟悉作业环境,具有施工实践经验。
177.检修作业标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作业名称、使用工器具、作业条件、保护工具、作业人员、作业时间、总工时、作业网络图、作业要素(项目)、作业内容、作业者、技术安全要点以及检修费用等。
178.对于一般检修项目的作业标准,只需工时工序表(以作业网络图为主)就可以了,但对于大型重要、难度较大的检修项目必须有作业说明书。
179.编制作业网络图首先要抓住施工中工期最长的工序,围绕主工序找出副工序,尽量采用平行作业,以扩大施工面,缩短工期。
180.作业说明书须详细填写拆装、检测作业顺序名称、第一主要工序的作业内容、所需工器具、作业者以及技术安全要点,对于较难用文字说明清楚的内容须用示意图、简图等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