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备件管理(一)

  仪器信息网 ·  2009-04-08 21:40  ·  10002 次点击
摘要:设备的备件管理内容很多,尤其是从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更为突出。备件管理一方面要满足企业设备维修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即既要保持已有的经验和优点,又要吸收新的观点和方法。现分为序言、备件的分类、储备的原则及实施办法、社会化的储备、使用过的备件的修复及再制造五部分对设备备件管理的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设备;备件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识码:B
一、序言
1.当前备件管理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及其对经济效益
及设备管理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期,备件的储备资金是以一定的指标来平衡的。由于备件储备资金少,因而不受重视。但近年来,备件管理已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其主要的原因是:(1)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大量技术含量较高、价格昂贵的技术装备。这些装备的备件需从国外进口,储备过多占用大量资金,储备不足不能保证发生故障时及时供应。(2)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设备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需要周密的订货和加工订货安排,因此必需提高备件的管理水平。(3)近年来企业加强了经济管理工作,设备管理及备件管理也在加强。通过加强备件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是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2.备件管理发展史
在最早的事后维修时期并没有备件这一概念。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每一次修理工作甚至是较小的修理,都需要因等待加工需更换的零件而造成设备较长的等待时间(停机时间),在维修术语中称为平均等待时间(mwt)。同时由于预防维修方式的逐步出现,使提前准备需要更换的零件成为可能,就有了备件的概念。此时的备件是一些易损件,主要由用户自己加工。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的开拓,一些制造厂商开始在自己的产品上确定易损件目录,并用商品的形式提供这些备件。同时作为随机附件提供少量的易损件,这样商品性质的备件开始在市场上出现。机械设备技术(含电气、液压等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电气、电子技术和相关仪表的发展,以及机械备件专业化生产的形成,备件市场形成了,并对供应周期、价格、时限等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条件。一些标准零件是以机电产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的,如轴承、电机等配件既是单独的机电产品,同时也做为企业设备的备件而存在。他们往往不受备件市场规律的影响。
国内的备件供应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除轴承、电机等是按机电产品有计划分配供应以外,主要备件是以“工矿配件”的形式由设备制造企业和专业加工厂提供,由国家有计划地分配和供应,与企业自制的部分形成了备件的供应总体。由于这种分配体制下的供应周期很长,年度分配、年度订货,再加上有些品种不一定每年都可以分配到,因此,企业的备件库存都比较大,品种比较齐全,占用资金多,周转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大。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从宏观上和微观来进行科学的备件管理成为一个重大问题,需采用现代化的方法来完成。
3.备件管理在设备管理和维修中的地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流水线的形成,生产节奏的加快,停机的损失越来越大。此外,现代设备的技术含量增加使其价格十分昂贵,同时设备的可靠性也在增加。因此,在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中,或一套生产装置中,或在企业的工厂设备的布局中“备用设备”已很少存在。目前特别重要的部件,对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部分备份仍是存在的,并以增加“冗余度”的名义出现,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高度的可靠性。但在一般的场合下已不再普遍设置备机,并且这是在一开始设计规划时就确定下来的。这就
给备件管理和维修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也就是提高了备件的地位和重要性。
传统的备件管理是为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服务的,根据需要保持库存,以确保在维修和检修需要时随时提供。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性是主要的,经济性是次要的,甚至考核甚少。但备件管理在设备管理及维修中的地位仍是重要的,是维修工作中的物质支持。
在以往以定期检修为主的预防性维修系统中,突出了日常维护和备件保证。要确保企业生产设备正常运行,通过日常保养和各种维修手段来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补偿其磨损,则需要备件的供应和保证。此即备件管理工作在设备管理及维修工作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所在。(未完待续)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