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前言
仪器信息网 · 2009-04-08 21:40 · 27820 次点击
前言
对于企业而言,备件管理问题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到非常头痛的问题。管理人员常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境遇。一方面是可能的停机损失,另一方面又是居高不下的备件库存成本。要管理的备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由于管理不规范,备件出入库数据缺乏准确的统计分析,常常导致备件采购和库存规模很难把握,从而造成库存积压,流动资金大量占用。而出于确保未来维修需求的目的编制备件计划,又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采购来的备件上机率低,备件资金周转缓慢,三年以上未用的备件在很多企业仓库里面比比皆是。国内一些大型企业,有时候报废的备件规模,就多达到上亿元,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和资金浪费!
制造型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也要求备件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而备件管理本身,涉及到的环节和部门非常多,管理者需要考虑备件的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库存管理和经济管理四大领域的内容。详细展开,则又涉及到备件的消耗规律把握、库存模型设计;备件计划编制和执行;备件的采购、制造和修旧利废;备件的仓储管理;备件的经济管理和评价指标设计;社会分工背景下的备件管理创新以及备件管理信息化等一系列问题。
在以往的设备管理著作中,备件管理往往作为其中的一章,被简单介绍或一带而过。而具体到各业务模块,要如何设计、如何执行和如何做,这些一线管理者最关心的内容,却又不甚寥寥。市面上能够找到的专著,大多是讨论物流、供应链和产品库存管理等方面,虽然部分做法可以借鉴,但与备件管理的具体要求,还是有不小的距离。
近年来,很多企业的备件管理人员,在备件管理实践和创新方面,有了不少好的探索和心得。但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在散乱分布于各文献杂志中去获取有益的思路和经验。所有这些原因,都促使我们借本次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丛书编撰之际,系统思考一下规范化的备件管理到底应该做哪些工作,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工作内容,相应的工作流程如何来设计等等。正是由此缘由,也使得本书能成为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介绍设备备件管理工作的图书,为各企业备件管理人员理顺思路、规范流程提供最新和最全面的参考意见。
本书分十章全面介绍设备备件规范化管理的工作范畴。
第一章:备件的分类和编码,介绍备件管理的定义和目的、备件的分类原则、备件的编码方法、备件条码管理,是全书的基础内容。
第二章:备件消耗与库存模型,介绍备件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包括备件消耗定额的定义和确定方法、备件储备定额的定义和制订原则以及备件储备定额的计算和库存模型确定等。
第三章:从备件ABC管理到3A管理,介绍最常用的备件的ABC分类原则和标准、企业应用案例等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优化的备件3A管理的管理思路和分类方式等。
第四章:备件计划管理,重点是备件计划管理流程和部门职责、备件计划的编制和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章:备件采购和制造,包括备件采购和订单计划、备件采购合同管理、备件制造与回收修复等。
第六章:备件仓储管理,介绍备件储备形式和仓库设立、备件库存管理要素和目标、备件库存布局策略、备件储放设施、备件库位编码、备件出入库管理等。
第七章:备件仓库6S和可视化管理,包括备件仓储的6S活动如何开展、备件仓储的可视化管理、备件仓储管理的提案制度等方面。
第八章:备件经济管理,介绍备件资金管理、库存备件计价方式、备件资金核算、备件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降低备件库存的常用措施等内容。
第九章:备件管理创新和社会化运作,介绍备件管理创新和备件供管社会化方面的内容,以及备件“无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MI)、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MI)、备件库存虚拟共享模式、网络虚拟备件库模式等目前新型的备件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
第十章:备件管理信息系统,介绍备件管理计算机信息化方面的设计原则以及主要模块流程的设计思路等。
本书由徐保强、李葆文、张孝桐、蒋良君编著成稿,张宁、李响、蒋洋、孙金城、徐伟等参与了本书部分素材和资料的整理,并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感谢广东工业大学的魏昕教授,她严谨的治学精神也为本书的顺利成稿贡献良多。攀枝花新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