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件的储备形式

  仪器信息网 ·  2009-04-08 21:40  ·  5916 次点击
备件的储备形式通常从下述三个角度分类。
1.按备件的管理体制分类
可分为集中储备和分散储备两种形式。
集中储备是按行业或地区组建备件总库,对于本行业或本地区各企业的通用备件,集中统一有计划地进行储备,其优点是可以大幅度加快备件储备资金的周转,降低备件储备所占用的资金。但如果组织管理不善,可能出现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企业所需的备件,影响生产。
分散储备是各企业根据设备磨损情况和维修需要,分别各自设立备件库,自行组织备件储备。
2.按备件的作用分类
可分为经常储备、保险储备和特准储备三种形式。
经常储备,又称周转储备。它是为保证企业设备日常维修而建立的备件储备,是为满足前后两批备件进厂间隔期内的维修需要的。设备的经常储备是流动、变化的,经常从最大储备量逐渐降低到最小储备量,是企业备件储备中的可变部分。
保险储备(又称安全裕量)是为了在备件供应过程中,防止因发生运输延误、交货拖欠、或收不到合格备件需要退换,以及维修需用量猛增等情况,致使企业的经常储备中断、生产陷于停顿,从而建立的可供若干天维修需要的备件储备。它在正常情况下不动用,是企业备件储备中的不变部分。
特准储备,它是指在某一计划期内超过正常维修需要的某些特殊、专用、稀有精密备件以及一些重大科研、试验项目需用的备件,经上级批准后建立的储备。
3.按备件的储备形态分类
(1)成品储备在设备的任何一种修理类别中,有绝大一部分备件要保持原有的精度和尺寸,在安装时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加工的零件,可采用成品储备的形式进行储备。
(2)半成品储备有些零件须留有一定的修配余量,以便在设备修理时进行修配或作尺寸链的补偿。对这些零件来说,可采用半成品储备的形式进行储备。
(3)毛坯储备对某些机加工工作量不大的以及难以决定加工尺寸的铸锻件和特殊材料的零件,可采用毛坯储备的形式进行储备。
(4)成对(成套)储备为了保证备件的传动精度和配合精度,有些备件必须成对(成套)制造和成对(成套)使用,对这些零件来说,宜采用成对(成套)储备的形式进行储备。
(5)部件储备对于生产线(流水线、自动线)上的关键设备的主要部件,或制造上艺复杂、精度要求高、修理时间长、设备停机修理综合损失大的部件,以及拥有量很多的通用标准部件,可采用部件储备的形式进行储备。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