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备件储备品种的原则

  仪器信息网 ·  2009-04-08 21:40  ·  27358 次点击
确定备件品种的确是一项技术性和经济性很强的工作。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从企业实际出发,满足设备维修需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库存资金。一般下列各类零件可列入备件储备范围内。
①各种配套件,如滚动轴承、皮带、链条、皮碗油封、液压元件和电气元件等。
②设备说明书中所列出的易损件。
③传递主要负载而自身又较薄弱的零件,如小齿轮、联轴器等。
④经常摩擦而损耗较大的零件,如摩擦片、滑动轴承、传动丝杆副等。
⑤保持设备主要精度的重要运动零件,如主轴、高精度齿轮和丝杆副、蜗轮副等。
⑥受冲击负荷或反复载荷的零件,如曲轴、锤头、锤杆等。
⑦制造工序多、工艺复杂、加工困难、生产周期长、需要外单位协作或制造的复杂零件。
⑧因设计结构不良而故障频率高的零件。
⑨在高温、高压及有腐蚀性介质环境下工作,易造成变形、腐蚀、破裂、疲劳的零件,如热处理用底板、炉罐等。
⑩生产流水线上的设备和生产中的关键(重点)设备,应储备更充分的易损件或成套件。
由于各企业的生产性质及具体情况不同,当地维修备件市场供应情况的不同,致使同一机型的设备在不同企业中应储备的备件品种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企业的备件工作者除在确定备件储备品种时应考虑上述备件储备原则外,还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不断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考虑以下因素。
①企业的产品类型及设备的加工对象,生产性质和使用特点。这些都关系到零件的使用寿命。
②企业设备的拥有量和设备的开动台时及工作环境。新设备多的企业,备件储备品种应逐步从少到多。
③使用、维护条件、修理技术水平及地区供应情况。机修加工能力强的企业,从经济角度出发,应尽量减少储备品种和数量;同时,要充分利用地区的有利供应条件和协作能力,能购到的不自制,能及时外购的,不储备或少储备。
④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重点设备及停工损失很大的设备,其备件应优先储备,储备品种也应适当增加。
⑤同型设备的数量。若企业中同型设备较多,在已经掌握了零件的磨损规律和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情况下,为减少大修预检工作量和时间,可适当扩大备件的储备品种。
⑥零件的通用化程度。生产厂家不同、出厂年月不同、机型不同的设备,凡能通用或互相借用的零件,应统一考虑,以减少备件的储备品种。
⑦同时投产设备的数量。企业的设备很多是同时投产的,当设备使用到一定年限时,某些零件将会出现同时达到磨损极限的情况,即出现消耗高峰,在此之前,应适当增加备件的储备品种和储备量。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