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浆面层的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仪器信息网 · 2007-04-26 21:40 · 22966 次点击
施工中常见的水泥砂浆面层工程质量事故有:起灰、空鼓、龟裂、裂缝、倒泛水等。究其原因,主要有原材料、施工等两方面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要进行处理。
一、具体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
(一)起灰
产生原因:水泥标号低,或使用过期受潮结块水泥;砂子粒度过细;水灰比过大;砂子含泥量过大;压光过早,或压光过迟;养护过早或未养护;水泥砂浆受冻;未达到足够强度时即承受荷载。
处理方法:(1)小面积起灰,用磨石机将起灰部分水磨;(2)大面积起灰,用钢丝刷将起灰部分浮砂清除,并浇水湿润,然后再用水泥:107胶:水=1:0.25:0.35的胶浆作底层,在其底层初凝后终凝前再涂面层,胶浆比为水泥:107胶:水=1:0.2:0.45,面层通常刷2~3遍,须在前道已干的情况下再刷后一道。最后进行养护。(3)对严重起灰的水泥地面,应作翻修处理,即将面层全部剔除掉,并凿毛湿润,再刷一道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掺入适量的107胶)再用1:2(体积比)的水泥砂浆铺面层,并随刷浆随铺面层。
(二)空鼓
产生原因:垫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或其它污物;垫层表面浇水不足,过于干燥;垫层表面有积水,使水灰比突然增大;涂刷的水泥浆已风干结硬。
处理方法:(1)对于房间边角处的面积小于0.1m2,且无裂缝的空鼓,一般可不作修补;局部翻修时,应将空鼓部分凿去,凿进结合良好层30~50mm,于修补前1~2d,需将面层冲洗湿润。修补时,先在底部及四周刷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一道。若面层较厚时,分数次修补,每次厚度不宜大于20mm;终凝后用湿砂或湿草袋养护。(2)对于大面积空鼓,应将整个面层凿去,底层凿毛,重新铺设新面层。
(三)龟裂
产生原因:水泥强度低,安定性差;砂粒过细,砂浆搅拌不匀,水灰比过大;底层干燥,铺面层前未充分湿润;温度过高,风吹日晒,浇水养护不及时;面积过大,未设分格缝;基层强度不够;施工荷载过大。
处理方法:由于造成地面龟裂的原因较为复杂,故在处理前应将裂缝原因调查清楚,然后再进行处理。如裂缝细微,无空鼓现象,且无液体流淌时,一般可不处理。当裂缝较大时,可用水泥浆(107胶水泥浆)封闭(或批嵌)处理。如裂缝因结构变化造成的,则需结合结构情况一并处理。
(四)沿楼板宽度方向的裂缝
产生原因:由于板端产生负弯矩引起的裂缝;板中预留钢筋锚固不牢;楼板的纵向温度收缩。
处理方法:如出现的裂缝较细,当楼面无渗漏要求时,一般不作修补。如裂缝较宽且有防渗要求时,需进行修补;可将裂缝处开凿宽约10mm,深约20mm的槽,然后用胶泥嵌补平实。嵌补前应将缝隙内清理干净。亦可用不低于C20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设置钢筋网片。
(五)沿楼板长度方向的裂缝
产生原因:楼板养护不认真,受荷过早;楼板的刚度差,在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
处理方法:(1)如裂缝数量较少,且裂缝较细,楼面无防渗要求时,可不做修补。(2)如裂缝数量虽少,且裂缝较细,但楼面有渗漏要求时,则应作修补。需将有裂缝的板缝凿开,使接合面呈坡形,坡度h/b=1:1~1:2,并清理干净,用水冲洗,待达饱和面干状态后修补。修补时先在板缝内刷纯水泥浆一道,随即浇细石混凝土。第一次浇捣板缝深度的1/2。稍等吸水,进行第二次浇捣。如板缝较窄,应先用1:2~1:2.5水泥砂浆浇20~30mm,捣实后再浇C20级细石混凝土至离板面10mm处,捣实压平,但不要光,养护2~3d,养护期内禁止上人。修补面层时,先在板面和接合处涂刷纯水泥浆,再用与面层相同的材料拌合填补。压光时注意将两边接合处赶压至密实,终凝后用湿砂或湿草袋进行覆盖养护。
(3)如房间内裂缝较多,应将面层全部凿掉,并凿进板缝10~20mm,在上面满灌一层厚度不少于30mm的钢筋混凝土整浇层,内配一层双向钢筋网片,(Ф4@150~200mm)浇捣不低于C20级的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并按要求进行养护。
(六)带地漏的地面倒泛水
产生原因:阳台,走廊,浴厕间的地面一般应比室内地面低20~50mm,但由于设计时忽略,或施工时地面标高找不准可能不合要求。
处理方法:应将面层全部凿去,后以地漏为中心,按一定的坡度向四周冲筋,找好坡度,抹面后用刮尺刮平。在安装地漏前应检查地漏处标高是否准确,安装时宁可使地漏安置低一点,也不能超出标高。
二、结束语
对于水泥砂浆面层的这些质量事故只有从原材料、施工仔细度这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严把质量关,提高施工细度,这些质量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和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