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检查实施方法
仪器信息网 · 2007-06-08 21:40 · 16519 次点击
设备检查又称设备点检,是日本全员生产维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设备检查是指按照设备规定机能与有关标准,对其性能、精度、润滑、完好、运行状态等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检查标准(内容)和周期,由操作工或维修工凭感官和测试工具,对设备所进行的活动。
在正常情况下,设备突然损坏的情况是很少的,大部分故障都是由于零部件轻微磨损的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如果能在零件磨损或劣化的早期就发现故障征兆并加以消除,就可以防止劣化的发展和故障的发生,而设备检查就是早期发现征兆能事先察觉隐患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在日常生产中,通过对设备检查,可以掌握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整机的技术状态,并针对发现问题提出维修方案和改进措施,避免因故障发生而使产品产量减少、产品质量降低、维修费用增加、安全卫生情况恶化等问题出现。
设备检查的记录是掌握设备技术状态,编制设备维修计划的主要依据,必须及时整理分析,充分利用。内容包括:设备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数目与实际解决的数目;各类设备问题的问题数目、主要原因及所占比例、所耗费用与停机损失;各类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期;对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等。对检查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的目的在于探索、掌握设备劣化的速度和趋势,修理及更换件情况,故障发展的规律。统计分析的结果与意见必须及时反馈到设备管理部门,以便改进检查方法,调整检查项目,修订检查间隔期,安排维修计划。
设备检查间隔期的确定和实施
1、检查间隔期的确定
定期检查间隔期与维修费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检查频繁会增加维修费用,检查间隔期过长,虽然减少费用,但达不到预防目的,因此间隔期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工作条件、使用强度、作业时间、安全要求、经济价值以及磨损劣化等特性,一般可定为半年至一年;起重设备一般为1~3个月;动力动能发生设备应根据国家有关规程要求确定,如锅炉压力容器必须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并进行内外部、无损探伤检测等。要根据检查记录统计维修情况,停机损失与检查费用进行反复比较,使定期检查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2、设备检查的实施
日常检查由设备操作者每日在班前按照检查标准的规定严格执行;巡回检查是由维修组的区域维护工人或值班维修工每日对其所负责的设备,按规定的路线和检查点逐项进行检查,或对操作工人的日常点检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察看点检结果和设备有无异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车间机械员每月要认真整理日常检查卡,进行统计,分析设备故障的发生原因和规律,以掌握设备的状况和改进管理工作。
根据制定的设备检查标准就可编制设备检查卡(表)。日常检查卡(表)力求简单扼要,目的在于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所以,检查的内容以润滑、清洁、异音、泄漏、安全为主。
设备检查必须按照规定的检查项目和间隔期进行,并认真填写检查卡片,作为预防维修的依据。所以,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检查标准,制定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卡作为设备检查的依据。
设备检查标准是指导检查作业的技术文件,应按照不同的设备类别,在保证满足生产产量、质量、安全要求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前提下确定检查项目、方法、工具、标准和时间等。
设备检查一般可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