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推进计量事业新发展

  XZKL1234 ·  2018-03-30 08:51  ·  57697 次点击
作者简介:谢军,男,汉族,1962年8月出生,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曾担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助理、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司副司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部主任,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15年10月至今,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从事计量管理,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计量事业的重大指导意义,加强党对计量事业的全面领导,自觉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计量战线的工作任务,开启计量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就,是我们党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新概括。计量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作为中国计量的政策制定者、组织实施者和监督落实者,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同时,要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质量工作的论述,进行重点学习,切实领会精神实质。这些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针对性强,是国家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经济新常态下做好质量工作、建设质量强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质量战略负有重大使命和责任,要发挥好计量的基础性支撑和带动引领作用,充分释放计量效能。我们从事计量管理工作的同志们,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计量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质量强国、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计量新动力。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计量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统一全司同志的思想,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主动作为,发挥好计量对质量提升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通过推进计量发展,为建设质量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一)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质量工作作了系列重要论述,涵盖质量领域方方面面,体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定位、深刻精准的规律把握、全面具体的部署要求,为我国计量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伟大号令。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明确提出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三大转变。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论述,我们要深刻理解字里行间反映出的对质量战略的思考和定位。中央明确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还进一步讲明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这些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质量总体状况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质量整体水平提升也很快,但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和问题突出,特别是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迫切需要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这些论述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质量提升的目标设定。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加强全面质量监管都突出了“全面”二字,质量提升不能有短板,质量监管不能有漏洞,只有质量全面提升了、监管完全到位了,中国质量才能让消费者满意、让世界放心,中国制造才能成为质量信誉的保证,成为中国产品通行全球的名片。折射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质量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二)围绕质量提升做好计量支撑服务
计量是质量提升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安排和技术支撑。只有量值单位统一、准确可靠、溯源一致,并纳入法制管理,才能对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的量化评价,同时分析各种量值和测量大数据,查找出影响质量提升的原因,把握质量提升客观规律。例如,在制造业中,计量和标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计量量值不准确、不溯源、不统一,就会导致零配件无法很好地装配在一起,难以形成高质量的产品,还会影响产品质量检验,无法为质量评价提供科学有效的测量数据。企业内部管理也需要建立先进测量管理体系并运用现代化的计量技术手段,将计量延伸至工艺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提供最为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依据。再如,在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过程中,没有计量作为保障,就无法对环境质量作出科学的量化评价与精准的治理。进一步说,计量量值的可溯源性,以及由可溯源性保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是人类一切科学和生产活动、质量活动的关键科技支撑。只有依据计量提供的具有可溯源性的量值,质量活动才能量化,才能进行定量评价,才能科学制定质量提升的目标和方法,为创造更高质量奠定基础、提供支撑。
我们要为质量全面提升提供全面的具有可溯源性的准确量值服务,就要进一步完善和全面提升保障量值可溯源性的计量体系,包括国家计量基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以及由各级各类计量机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组成的计量服务平台体系。同时,还要进一步全面提升我们的计量管理水平,完善计量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体系,完善计量管理制度体系。
研究把握计量工作新规律
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谓“所以然”,就是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运用这些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科学认识当今中国变革和当代世界变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握精髓、抓住根本,在认真领会基本内涵的同时,深入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告诫我们治国理政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计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要探索、研究并在工作中遵循计量工作的新规律。比如我们新近提出计量工作要实现“从单一计量向多元测量转变,从计量管理向计量治理转变,从计量支撑向计量引领转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计量工作面临不少新的挑战,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随着改革进程的发展,新时代对计量管理者的能力和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之所以有时会在工作中处于被动境地,很大程度是因为对复杂问题的辨别力、对新情况的应变力不足。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蕴含着世界观、价值观,也蕴含着认识论、方法论,为我们增强本领、履行职责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我们对计量工作新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必须也能够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吸取到充足的营养和丰富的能量,从而进一步明确立场、明晰观点,找到科学推进计量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协力推进计量工作创新发展。
(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干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干任何工作,都要有理想、有追求、有决心、有信心,有理想才会想干事,负责任才能干好事,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工作做好。在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计量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基础、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公平贸易的基础,业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计量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我国计量事业也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以及质检总局党组决策部署为主线,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发展信心,凝心聚力推进中国计量事业发展。
(二)找准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党做出了典范。无论是在基层、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都是人民群众,他曾经深情地讲,7年插队生活“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绩观,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以忠诚之心践行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感恩之心服务人民群众。要把人民群众反映的难点、痛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下大气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计量工作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从九类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加油机、衡器、出租汽车计价器、电能表、水表、煤气表、热能表、粉尘测量仪、甲烷测定器)到四大类强制检定的标准计量器具(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都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对人民群众要求的事,不管多难,都要努力办好;对人民群众反对的事,不管涉及谁的利益,都要坚决整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这些民生短板在计量工作中也有一定体现,我们要扬长避短,密切跟踪关注和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计量热点问题。
(三)理清思路,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改进计量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有鲜明的理论观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树立辩证思维,要求全党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脉搏、掌握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合理规划未来。强调树立战略思维,指出战略定力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善于从全球视野中谋划事业发展。强调树立历史思维,要把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善于从历史中获取智慧。强调增强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认真评判重大决策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把应对预案和政策措施谋划得更充分、更周密,做到有备无患、应对自如。强调树立精准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奔着问题来,把认识和化解矛盾、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强调树立系统思维,坚持科学统筹,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既注重总体谋划、又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学习掌握科学方法摆在突出位置,结合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使命,认真学哲学、用哲学,善于从战略上把握趋势、从全局上谋划工作,善于做好强弱项、补短板、防风险的工作,始终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具体到计量工作,我们要对现行计量法律法规,以及计量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行全面梳理、剖析,并结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把党中央方针政策、国务院部署和质检总局党组要求落实到计量工作中。在修订《计量法》时,要加强顶层设计,既要注重对计量标准和计量器具的调整,又注重量值的调整;既强化计量检定,又规范计量校准活动,以规范计量校准活动主体行为,促进我国计量校准市场良性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做好中国计量体系的顶层制度设计,借鉴国际法制计量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计量事业发展体制机制,积极引领和推进实施计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国际化发展战略、供需有效对接战略等五大战略。
(四)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可以深切体会到,贯穿其中的一个关键词、高频词就是“担当”。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担当”就出现了9次。习近平总书记把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凝炼成6个字: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就是对党忠诚;干净,就是廉洁自律;担当,就是勇于作为。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再次强调,看干部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负荷,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强化担当精神,推动领导干部用铁的肩膀负起该负的责任,做好该做的事情,切实把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责任担起来,把从严管党治党的责任担起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当前中国计量事业正处于爬坡发展的重要阶段,计量司的党员干部要担负起构建大计量工作格局,引领全国各个地区、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同志们团结协作、干事创业,共同推进计量事业大发展的责任。要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强化“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围绕计量业务实现改革创新发展。一是改革标准物质的管理和监督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标准物质的监督管理,研究改革国家标准物质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标准物质管理模式,加强标准物质定级鉴定工作,提高标准物质供给质量和覆盖面,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改革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模式。加强对依法从事计量检定任务和为社会提供计量公共服务人员许可的管理,培育和建立计量人员培训体系,满足企业和各领域计量培训需求。加快推进计量检定员资格与注册计量师制度的合并工作,建设满足国家计量法制管理和社会需求的计量人员资格平台,通过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计量技术专业人才队伍。三是改革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工作机制。要从构建完备、开放、高质量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出发,加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全周期管理。以改革的思路推进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工作,探索成立面向计量和测量应用的计量技术委员会。要进一步提升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国际化水平,做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与国内相关标准技术文件的协调,并加强与计量国际建议、规范、标准的“对标”和采用。四是完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首先是按照质检总局部署做好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组织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能效标识计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检查的双随机抽查工作,运用随机抽查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依法监管,推进随机抽查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公正高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优化市场环境;坚持公开透明,保障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同时还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此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便捷的服务。全司同志要对已经部署的重点任务、关键工作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钉下去,抓常抓细抓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抓好落实,并在司里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党员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作表率。
(五)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敢于开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富有战略远见和理论创见,充满着对新时代发展大势的敏锐洞察与锐意开拓的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强调要坚定创新自信,把握创新特点,遵循创新规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
当前,计量工作面临的时代条件、发展阶段、社会环境和形势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中国计量的发展,源于一代又一代中国计量人的接续努力和奋斗,也得益于每一代计量人连续不断的开拓和创新。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使命任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开拓创新。在《计量法》修订、计量机构管理、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管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的完善、计量宣传和计量发展良好氛围的营造上,以及在民生计量、工业计量、产业计量、能源计量等各项工作的推进上,只有加强创新才能为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力,也唯有创新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在计量司,甚至在整个计量战线上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新时代计量事业发展新局面。
(六)增强对复杂问题的辨别力和对新情况的应变力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事物、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各项改革的深入,需要积极应对和迅速处置的问题也接连出现。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质检总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增强对复杂问题的辨别力和对新情况的应变力,妥善解决计量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2016年,我们针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计量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反复进行模拟实验和验证测量,制定并发布实施《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计程计时技术要求(试行)》等4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为保障网约车计量准确公正,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双方合法权益提供了必要的计量技术基础。2017年,针对计量行政事业性收费停征的情况,我们协同计财司派出调研组深入全国各地调研,积极引导基层计量管理机构主动适应新政策,以最大努力保证计量量传溯源体系的正常运行。为了处理好计量面临的复杂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养,在全司形成学习型、研究型的工作氛围;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坚持实事求是,学好用好辩证唯物主义,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
强力抓计量“战略、共治、基础、升级”奋力推进计量事业新发展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如何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计量新动力、形成计量新优势,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构建计量未来发展的新格局。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等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释放红利”为目标,聚焦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聚焦振兴实体经济提升供给水平,聚焦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动能,聚焦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以业务改革创造性地推动《计量发展规划》的全面落实,努力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实现“从单一计量向多元测量转变、从计量管理向计量治理转变、从计量支撑向计量引领转变”的目标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全面提升计量服务质量提升的能力和水平,就要坚持抓计量战略、抓计量共治、抓计量基础、抓计量升级。
一是抓计量战略。要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深入研究、广泛宣传国际计量单位制量子变革,加强量子计量和量子传感等先进测量技术、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研究编制量子化变革时代的中国计量发展战略。发挥好国家计量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等高级智库的作用,为计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围绕新时代计量的地位与作用、计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国际计量基准量子化和量值传递溯源“扁平化”的未来计量技术体系、计量对质量的作用机理及其贡献评价分析、智能计量技术的应用和智慧计量等课题进行战略研究,丰富计量智库,完善战略咨询机制。
二是抓计量共治。计量工作的目标之一是推进实现计量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这需要我们加快转变发展理念,既要管理好“器具”,又要注重“量值”的全面应用,要在推进计量主体的多元化上下功夫,加强民用水电气表等计量器具和量值溯源的法制管理,完善“互联网+计量”监管模式,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活力,聚集全社会优质资源,实现计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抓计量基础。计量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统筹规划国家计量基准标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建设,开展计量基标准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和技术保障,与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协同发力,全面充分释放效能。
四是抓计量升级。一方面,计量自身的供给结构要合理、质量要升级。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计量基准标准的供给必须是最高级别的;作为量值源头,计量基准应是量值最准最稳最可靠的。另一方面,产业的升级也离不开计量测试水平的提升,这其中包括计量基准标准、计量技术规范水平、计量测试服务水平的提升。近期要把改善计量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提升量值传递溯源能力,提高计量供给结构对产业质量升级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我国计量供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产业升级、质量提升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开启了建设质量强国的新征程,为新时代计量事业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对计量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