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不良品的原因与改善方法

  仪器信息网 ·  2011-04-01 09:21  ·  32081 次点击
一.产生不良品的原因与改善方法概述
1.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要求生产出均质的,而在实际过程中,则有变异的情况出现,导致不良品的产生.其原因主要有:
机器设备的原因;
人员的原因,如熟练度,是否按作业标准作业,体力与情绪等;
材料原因
作业方法的问题,如工具和夹具不当;
环境方面的原因,如电源质量.温度湿度控制,照明及粉尘等;
管理方面的原因,如人员流动性大,机型频繁变动等;
2.防止不良品的要点
从稳定的人员追求稳定的品质,然后再逐步加以改善;
对人员进行良好的企业训练;
注重工作贯效,透过统计技术来管制;
将作业规范、程序文件化、标准化,如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
消除环境(工作场所)的脏乱现象,开展5S运动;
对机器设备开展预防性维修保养;
与建立良好的稳定的合作,保证来料的品质;
对发现的不良品及时处置并预防再次发生,持续进行质量改进;
有改善活动,才真正有机会消除不良品;(在此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的品质管理专家克劳思比的一个忠告,用在防止不良品的发生上,也特别适用):
要下定决心;
要注重教育训练;
要贯彻执行。
其实,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性,不只是品质管理一个职业如此要求.。
二.品质教育的导人
1.高品质的企业在市场竟争中会占据有利的地位,集中表现在
在市场竟争白热化时,会较少受到价格战的冲击;
吸引顾客再次买该公司的;
提高该企业的外在形象;
体现名牌效应,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
2.品质教育的意义
日本的品管专家石川馨说过: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一个组织的好坏(包括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成员的品质意识.
3.员工品质意识的检讨方式
日常的每一步工作,有没有可以改善的?
对我所做的工作,自己如果是上级,能满意吗?
对前一道工序中的问题,我是否及时提出,并协助他们解决?
对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询问过下一道工序的人是否满意?
4.员工对不良改善的品质意识(表现举例)
不良品增多,一定是某些方面出现了品质问题,一定不是正常现象
不把问题留给后面的工序
不良品多了,生产效率会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5S搞不好,混乱,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品
原材料有问题,成品肯定不会优良
对标准的作业方法偷懒,会造成严重的品质后果
机器设备如果平时不注意保养,就可能生产出不良的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发生不良品
5.品质教育的基本方法
定期培训(包括顾问指导)
公司报刊宣传
会议研究讨论
专项品质问题示范
三.不良改善的实施
1.不良改善的信息来源
顾客的投诉(直接或间接)
定期的品质报告
控制图
品质成本分析报告
员工的议案等
2.对不良进行改善的主要阻碍
不承认问题,或削减问题的严重性
因害怕风险而拒绝改善;
推托改善问题的责任;
受习惯性思维支配,缺乏改善的冲劲
3.进行不良改善的步骤
寻找问题点,可以用排列图(柏拉图)作为分析工具;
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制订出改善的目标,既不可太低,又不可太高而无法实现;
有头脑风暴法或因果分析图法探讨问题的主要原因;
设计检查表来证实所判断的主要原因是否正确,此步骤不是必需的;
针对问题形成的原因,确定改善的对策,有以下几个特点需要注意:
-----检查人员、机器、材料、作业方法、作业环境;
-----考虑问题全面(What、Why、Where、Who、When、How、Howmuch);
-----同进要考虑预防措施,预防再发生;
-----重大的改善行为应作出较详细的工作计划,待批准后实施。
效果的检查、确定和维持
-----对实施改善措施后的效果检查可以采用管制图、检查表、水平对比法、推移图等方式来进行;
-----对效果的确定要将该方法或目标、标准作成文件,发放到相关人士手中,达到提高效率、防止再发生不良的目的;
------对效果的维持可以采用检查表、推移图、或管制图来观察和督促,以防止恢复原状;
-----帮助员工树立自己的工作自己负责的意识,养成自主检查工作质量的习惯,只有到了这一阶段,整个组织的质量才能有大的提升。
一定要将效果表现出来﹐形成通俗﹑易懂的文字或图形。只有这样﹐下属或上司才能肯定所作的努力﹐继续支持。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