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锦顺先生误差方程推导过程中的缺陷

  崔伟群 ·  2011-09-19 10:10  ·  141847 次点击
史锦顺先生在其“溯源性法则误差方程的新概念-测量计量学纲要(4)”、“**误差不可算吗?——五论不确定度论**”和“**新概念测量计量学(上卷:通用原理)**”中都推出了一个误差方程,以其“溯源性法则误差方程的新概念-测量计量学纲要(4)”中的内容为例,其推导过程存在问题如下:
**2.1****误差方程的推导**M表示测得值,Z表示真值。Z(N).表示N级标准的真值,M(N)为N级标准仪器的测得值。B(N)为N级标准的标称值。r表示误差元,R表误差范围。(1)检验测量仪器误差`,要用N级标准测量仪器或N级标准器。A用被检测量仪器和N级标准测量仪器同测一量(此量真值为Z),被检测量仪器的测得值为M,N级标准测量仪器的测得值为M(N)。M–Z=M–M(N)+M(N)–Z评价:到此步为止,推导无误r=r(实验)+R(N)评价:(以下解释均依据先生的定义和假设)此步代换,可解释如下:1)r=M–Z是被检测量仪器测得值与真值的误差元;2)r(实验)=M–M(N)是用被检测量仪器和N级标准测量仪器测同一量(此量真值为Z)测得值之间的误差元;3)R(N)=M(N)–Z是N级标准测量仪器测测得值与真值的的差异,先生在这里称为误差范围,问题是,a)该R(N)是传统的误差范围吗?为了不打破先生的逻辑姑且认为误差范围只是R(N)的别名;b)并且要注意:R(N)本身可正也可负,先生在这里并没有强调必须为正或负。操作时,使差别最大;或综合估计最大值,得误差范围。(下同。)R=R(实验)+R(N)(1)评价:这一步的推导,发生了质的飞越,先生替换了两个概念R和R(实验)1)首先使用了一个假设:“操作时,使差别最大”,这一假设实际上不具有任何意义,因为差别最大的操作是什么样的操作很难界定;2)也许是先生考虑到第一个假设有困难,所以给出另一个条件“或综合估计最大值”,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R和R(实验)到底是依据测量数据进行方法一致的估计呢?还是测量者主观估计呢?如果是主观估计,测量的意义何在?所以应该是依据测量数据进行方法一致的估计,比较遗憾的是先生没有在这里明确提出用何种方法;3)假设先生给的条件成立,则式R=R(实验)+R(N)中的R(N)先生依旧没有替换,也就是说R(N)本身可正也可负,所以问题回来了,R、R(实验)是可正可负的吗?还有依照先生的逻辑,a)如果是R=max(M–Z),则不能说是最大估计值,这是因为可能存在max(M–Z)<|min(M-Z)|的情况(其中max(M–Z)为r的最大误差元,min(M-Z)|为r的最小误差元);b)如果是R=max(|M–Z|),则先生必须保证如下公式的恒成立max(|M–Z|)=max(|M–M(N)|)+R(N)问题是:上式恒成立吗?显然也不恒成立,这是因为M、M(N)不是从一次测量中获得的,而只能从一组测量中获得的,所以很难恒成立。c)如果是R=max(M–Z)-min(M-Z)|的情况,先生则必需保障如下公式的恒成立,即:max(M–Z)-min(M-Z)=max(M–M(N))-min(M–M(N))+R(N)(评-1)问题是:上式恒成立吗?显然不恒成立,反例非常好找。评价结论:这一步质的飞跃看似简单,实际非常复杂,除非先生能找到更合适的解释,否则,这一步飞跃是失败的,因为飞跃不能保证公式的恒成立。因此只有在认为R是通过R(实验)+R(N)计算出来的时候才成立,问题此时的R,已经不是从对M–Z的任何合理的处理方法中获得的了,也就是说,R是另外一个计算数,是多数情况下大于max(|M–Z|)或max(M–Z)-min(M-Z)的另一个值,而在极少数情况下等于max(|M–Z|)或max(M–Z)-min(M-Z),所以先生的推理逻辑发生了断裂。B用被检测量仪器测量N级标准器,其标称值B(N)、真值Z(N)M–Z(N)=M–B(N)+B(N)–Z(N)R=R(实验)+R(N)(1)评价:a)该R(N)是传统的误差范围吗?为了不打破先生的逻辑姑且认为误差范围只是R(N)的别名;b)并且要注意:R(N)本身可正也可负,先生在这里并没有强调必须为正或负。(2)检验N级标准测量仪器的误差或检验N级标准器的误差,要用N-1级标准测量仪器或N-1级标准器。A测同一量,N级标准测量仪器测得值为M(N),N-1级测量仪器测得值为M(N-1)M(N)–Z=M(N)–M(N-1)+M(N-1)–ZR=R(N实验)+R(N-1)(2)评价:a)该R(N-1)是传统的误差范围吗?为了不打破先生的逻辑姑且认为误差范围只是R(N-1)的别名;b)并且要注意:R(N-1)本身可正也可负,先生在这里并没有强调必须为正或负。B用N级标准测量仪器测量N-1级标准器,其标称值B(N-1)、真值Z(N-1)M(N)–Z(N-1)=M(N)–B(N-1)+B(N-1)–Z(N-1)R(N)=R(N实验)+R(N-1)(2)评价:a)该R(N-1)是传统的误差范围吗?为了不打破先生的逻辑姑且认为误差范围只是R(N-1)的别名;b)并且要注意:R(N-1)本身可正也可负,先生在这里并没有强调必须为正或负。C测量N级标准器的误差,要用N-1级标准测量仪器来测它B(N)–Z(N)=B(N)–M(N-1)+M(N-1)–Z(N)R(N)=R(N实验)+R(N-1)(2)评价:a)该R(N-1)是传统的误差范围吗?为了不打破先生的逻辑姑且认为误差范围只是R(N-1)的别名;b)并且要注意:R(N-1)本身可正也可负,先生在这里并没有强调必须为正或负。(3)同理可知R(N-1)=R(N-1实验)+R(N-2)(3)R(N-2)=R(N-2实验)+R(N-3)(4)……R(2)=R(2实验)+R(1);(5)R(1)=R(1实验)+R(0)(6)评价:显然R0先生认为一般不等于0,根据以上推导逻辑,显然a)该R(0)是传统的误差范围吗?b)并且要注意:R(0)本身可正也可负,先生在这里并没有强调必须为正或负。R0是基准误差,由基准给出。评价:先生将推导过程中的R(0)换成了是基准误差,由基准给出。并且先生认为R0一般不等于0,且不需要另外计算。以上各式逐一写出,并用后式代替前式的最后一项,有R=R(实验)+R(N)R=R(实验)+R(N实验)+R(N-1)R=R(实验)+R(N实验)+R(N-1实验)+R(N-2)R=R(实验)+R(N实验)+R(N-1实验)+R(N-2实验)+R(N-3)以下再代换掉R(N-3)……,最后成为R=R(实验)+R(N实验)+R(N-1实验)+R(N-2实验)+……+R(2实验)+R(1实验)+R(0)**量值传递关系决定的级间误差范围之比值(上一级比下一级)为系数q,将以上各级误差实验值表为R(N实验)的倍数(^表乘方,*表相乘)****评价:先生的所有推论是为了这一步服务的,只所以说先生的方法能用,也是基于****“只**有在认为R是通过R(实验)+R(N)计算出来的时候才成立”,所以说先生算出的是一个误差限值,但是这一误差限值实际上要大于通常理解的误差限”,所以我说您的方法可用,但不是最切合实际R=R(实验)+R(N实验)+qR(N实验)+q^2*R(N实验)+……+q^(N-2)*R(N实验)+q^(N-1)*R(N实验)+q^N*R(N实验)评价:R0哪里去啦?是否先生又用q值算了一下,代进了公式,这与R0是基准误差,由基准给出有小小的冲突第2项以后把公因子R(N实验)提出,成为首项为1,比值为q的N+1项的等比级数,R=R(实验)+R(N实验)等比级数求和,略去q的高阶项q^(N+1)。评价:q^(N+1)可以忽略吗,当N大于等于多少时可以忽略?结果为-R=R(实验)+R(N实验)/(1-q)(7)-测量仪器误差应纳入系列(或优于),即有R(N实验)=qR(实验),代入得-R=R(实验)/(1-q)(8)-(7)(8)就是误差方程。R(实验)可测量,q为已知量,故可算出误差范围。

19 条回复

7110722  2011-09-25 16:13
谢谢,学习了
崔伟群  2011-09-22 20:11
史锦顺 发表于 2011-9-22 11:35
二评崔先生的评论
.


先生推来算去,只是把 我用于提问的公式” R = R(实验) +R(0)*(1-1/q^(N+1))/(1-1/q)“变换了一下形式而已,实在没有看出您是如何回答“由于q<1,当N取无穷时,R的取值也为无穷,这与您的R为有限值有冲突”这一问题的?
在这里我想再次提醒您一下:
1)您所谓的溯源性误差方程为:R = R(实验) /(1-q) 是基于N趋于无穷的前提下的结论(这里请参考等比数列求和的公式)
2)而您所谓的量值传递误差方程为:R(N) = K^N * R(0) * K/ (K-1)是基于N为有限值的前提下的结论。
**看来先生总是忘掉自己的推理前提**,那我再次提醒先生,先看看您自己的推理吧?
史锦顺  2011-09-22 11:35
崔伟群 发表于 2011-9-20 11:27
1.我说过,“你的方法可用吗?可用。你算出的是最大误差限。就像我们目测婴儿身高一样,我说他高不过5米, .


**二评崔先生的评论**
史锦顺

第一段
反复琢磨崔先生的第二次评论,我还是对第一句话感兴趣。也许有人说,这大概是各取所需,或者叫喜欢听好话。我认为这句话绝不是先生的恭维之辞,而是认真的评价,因为这话是真情实理。特复制如下。
**我说过,你的方法可用吗?可用。你算出的是最大误差限**。
此话中的两个你,都指的是史锦顺。说的更确切一点,史锦顺推出的那个误差方程是可用的。用误差方程算出的是最大误差限。我的理解,最大误差限就是最大误差范围。实际上最大误差限就是误差限,而最大误差范围就是误差范围,两个“最大”可省略,有没有最大二字,意思本是一样的。
我的“误差方程”一词,初稿时本是“误差范围方程”后来觉得标题宜简,也就去掉了范围二字,而在文中给以说明。我又认为,无论在测量计量界,还是广大群众中,误差不过是误差范围的简称,而误差元,只在引入理论推导的一开始用一下,真正实用中,都是用误差范围,也就是常说的误差。
我认为,误差理论,说到底是误差范围的理论。因此先生说你算出的是最大误差限,对的,我的目的就是求得误差限,当然,我的习惯叫法是误差范围。只要先生承认这一点,那我们就实质上达到共识了。至于一些细微问题,那毕竟是枝节问题。
至于误差范围的表达与不确定度的表达,哪个合理的问题,是另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是该深入讨论的另一问题。至于先生说有好办法解决,我当然欢迎学术的发展,但先生透露是不确定度的方法,那我可就要放肆的说一句:对不上号。用否定真值概念的不确定度论来解决与真值不可分的溯源性问题,那是南辕北辙,方向不对。先生有独到见解,该自立门户,何必拘泥于那不三不四的不确定度。
-
第二段
误差方程推导出发点的详细表达。
M表示测得值,Z表示真值。Z(N).表示N级标准的真值,M(N)为N级标准仪器的测得值。B(N)为N级标准的标称值。r表示误差元,R表误差范围。
r = M - Z
R =|M - Z|(最大值) (1)
先把绝对值式(1)解开,变成两个式子,再取其中的大者。
-
当M Z时
R = M(最大) – Z
R = M(最大) –B + B - Z
R = R(实验A) + R(B) (2A)
-
当 M < Z 时,此时绝对值式(1)的解是
R = Z – M(最小)
对此式右边加减标准的标称值
R = B – M(最小) + Z – B
R = R(实验B) + R(B) (2B)
得到的R(实验A) 与R(实验B)二者中的大者作为 R(实验),则有
R=R(实验)+R(B) (3)
正如一位网友指出的,如(3)式的误差范围公式,计量工作者一般都知道,是不需要如此繁琐证明的。误差方程的着眼点是各级标准的误差的累积效应的计算。
-
第三段
先生把我的溯源推导思路倒过来,这启发我正式来一番推导,竟得到“量值传递的误差方程”,真是意外得很,着实高兴了一下子。
**量值传递误差方程的推导**
(0)表基准,(N)表N级,B表标称值,Z表真值,R表误差范围。加实验字样的表实测值。
B(0) = Z + R(0)
R(0)是基准的误差范围,是以真值为标准的,马凤鸣氏称其为真误差。所谓传统所称的误差范围,实际上有两种含义。
一个是以真值为标准,本人称其为误差范围,马凤鸣称其为真误差范围。
一个是以上一级标准为标准,本人称其为误差范围实验值(这是实测值)。
R(0) = B(0) – Z
-
R(1) = B(1) – Z
R(1) = B(1) - B(0) + B(0)–Z
R(1) = R(1实验) + R(0)
-
R(2) = B(2) – Z
R(2) = B(2) - B(1) + B(1) - Z
R(2) = R(2实验) + R(1)
R(2) = R(2实验) + R(1实验) + R(0)
-
R(3) = B(3) – Z
R(3) = B(3) - B(2) + B(2) – Z
R(3) = R(3实验) + R(2)
R(3) = R(3实验) + R(2实验) + R(1实验) + R(0)
……
R(N) = R(N实验) + R(N-1实验) +……
+ R(3实验) + R(2实验) + R(1实验) + R(0)
设量传倍数为K(下一级误差范围对上级误差范围的比值,K=1/q)
R(N) = K^NR(0) +K^(N-1)R(0) + ……
+ K^3R(0) + K^2R(0) + KR(0) +R(0)
-
R(N) = R(0)
R(N) = R(0) / (K-1)
K值不小于3,对2级以下用户(一级标准可直接计算)项K^(N +1)远大于1,故可简化为:
-
R(N) = K^N * R(0) * K/ (K-1) (4)
-
由于溯源因子q与量传倍数K互为倒数,本段推导的“量值传递误差方程”与此前给出的“溯源性误差方程”,二者完全一致。
lhx_1999_78  2011-09-20 16:28
哈哈 真身出现
支持史先生的理论,虽然不能甚解
误差好比以真值为圆心的半径,何来正负。在计算过程中当然会出现,好比你在用加减法。下面这句摘抄感觉不大对:

**R是另外一个计算数,是多数情况下大于max(|M – Z|)或max( M – Z) -min (M-Z )的另一个值
本文来自 仪器信息网 http://www.cncal.com/ 详细参考:http://www.cnca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899**

R怎么计算也不会大于max(|M – Z|),各位认同么
崔伟群  2011-09-20 11:27
史锦顺 发表于 2011-9-20 07:30
瑕瑜互见-评崔先生的评论
.


1.我说过,“你的方法可用吗?可用。你算出的是最大误差限。就像我们目测婴儿身高一样,我说他高不过5米,而后有人说他高不过1米,再有人说他高不过0.8米一样,都可用,但是我们却会选择最适合的数据和方法。所以您的方法可用,但是并不代表您的方法最切合实际”。有没有比您的方法更切合实际的?有,答案之一是不确定度理论,原因如果您愿意了解,我可以另辟篇幅给您详细阐述

2.关于“崔伟群的气势凶凶的批判史锦顺的帖子”的说法,本人并不认同,我没必要气势汹汹——没这资格,也没这必要。我也说过“不是您说什么我就反什么,而是正确的坚决拥护,有疑惑的提出问题,错误的坚决反对"。

3.史先生” 粗略数一下,崔先生此话(或类似)讲了七次!“,因为这很重要,看来史先生真的忘了自己在做什么了, r = r(实验) + R(N)是先生的公式,r表示误差元,根据史先生自己的话” 误差元等于测得值减真值",那请问史先生”r(实验) + R(N)“等于测得值减真值吗?,**显然不等!这是因为**R(N)已经是您说的误差范围了**,**不知道先生又作何种解释?

4.显然关于本人提出的其他问题,史先生没有表示反对,也就是说先生承认自己在其他方面存在问题。

5.为了说明可用但不最切合实际,现在本人基于史先生的思路,给出一种推理,希望史先生解释一下:
由于: R = R(实验) + R(N实验) + R(N-1实验) + R(N-2实验) + ……

+ R(2实验) + R(1实验) + R(0)
根据:量值传递关系决定的级间误差范围之比值(上一级比下一级)为系数q,将以上各级误差实验值表为R(N实验)的倍数(^表乘方,*表相乘)
这里只是与史先生替换的方式相反,史先生由实验向基准替换,我是由基准向实验 替换
则有: R = R(实验) + R(0)/q^N+ + R(0)/q^(N-1)+ R(0)/q^(N-2)+ ……

+ R(0)/q^2 +R(0)/q + R(0)
所以有:R = R(实验) +R(0)*(1-1/q^(N+1))/(1-1/q)

史先生说” R = R(实验) + R(N实验) 等比级数求和,略去q的高阶项q^(N+1)。结果为 R = R(实验) + R(N实验)/(1-q) ”,以上意味着在数学上,史先生认为所求等比级数的和为无穷等比级数的和,**也就意味着N取无穷。**
然而在式
R = R(实验) +R(0)*(1-1/q^(N+1))/(1-1/q) 中,
由于q<1,当N取无穷时,R的取值也为无穷,这与您的R为有限值有冲突, ** 先生如何解释这一矛盾?**
**6.小结**:所以先生用了一个破绽频出的推理,得出了一个似乎可用的结论。可惜实际上,就这个似乎可用的结论,依然存在各种问题。
史锦顺  2011-09-20 07:30
** 瑕瑜互见-评崔先生的评论**
史锦顺
-
第一段
在崔先生云山雾罩(从崔先生在某网上批评笔者的帖中学的词)的长篇评论中,竟有一段美玉般的话。特复制如下,不是抄录,保证不错一字。
-
**所以说先生的方法能用,也是基于
“只有在认为R 是通过 R(实验) + R(N) 计算出来的时候才成立”,所以说先生算出的是一个误差限值,但是这一误差限值实际上要大于通常理解的误差限”,所以我说您的方法可用,但不是最切合实际**
-
1 “先生的方法能用”、“您的方法可用”。为了与崔先生的长篇巨制的评论文章扣题,要说明:崔先生所称的“先生”是史锦顺,崔先生所称的“您”也是史锦顺。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强调呢,是因为被题目所指名道姓的史锦顺,非常看重这句话。这两句话说全,或者说准确(《新概念测量计量学》所载史锦顺的方法,主要的就有18项,因此必须限定是当前所论项目),就是:史锦顺的误差方程能用,史锦顺的误差方程可用。
哈哈,快哉!我的误差方程,居然被认为“能用”、“可用”——特别是出自专门挑我毛病的崔先生之口,太难得了,真是弥足珍贵!是啊,老史头何求?虽已年迈,尚孜孜以求,不就是想给自己安身立命的测量计量界留点可用的东西吗?既然已被称为“能用”“可用”,当然就可以心安理得了。也就是说,崔伟群的气势凶凶的批判史锦顺的帖子,竟是在替史锦顺做宣传:史锦顺的误差方程可用,史锦顺的误差方程能用!
2 “只有在认为R 是通过 R(实验) + R(N) 计算出来的时候才成立”。对呀,我得出误差方程,自然是让人们计算用的。不计算,还搞方程干什么?我的前提是计算,崔先生说只有计算才成立,那就是说史锦顺的误差方程是成立的(当然成立,不成立崔先生怎会说“能用”“可用”?)
3 “先生算出的是一个误差限值,但是这一误差限值实际上要大于通常理解的误差限”。
这句话,表明崔先生的两个意思,一是说你算得是误差限。这话说得很对,我讲误差方程已有5次,每次都已经说明凡写成大写字母R的都是误差范围(而误差元用小写字母r表示),搞计量的人谁不知道,误差范围与误差限是同一个意思。难道只许你称误差限就不许别人叫误差范围?先生真是少见多怪。笔者手头的国家计量规范《JJF1180-2007》就规定用误差范围一词。谁不对?文中明明讲误差范围,谁看都明白的问题,还值得先生去推敲、引申吗?
先生的第二层意思,是说误差方程的结果大于通常理解的误差范围(当然可以叫误差限)。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是的,写论文、著书立说,就是要有新意。别人花时间、费精力看你的东西,就是看你的与人不同的观点、见解,从而得到可用或可借鉴的东西。史锦顺误差方程的意义,就在于指出误差范围的应有的值大于当前通常理解的误差范围的值,并能计算大多少。例如,笔者专业之一的时频计量,量传系数是1/10,这时,误差范围(用真值定义的)比误差范围的实验值(以标准的标称值为准,测出的)该扩大的倍数是1.11,此种量传是可以的。笔者专业之二的电子计量,绝大多数项目的量传系数是1/3(据笔者所知,这是五十年代学苏联形成的),用新得出的误差方程一算,误差范围比误差范围实验值,该扩大1.5倍,这可是一件大事,我国计量界该考虑我国的量传系数与量传系统的问题。(据叶德培专家讲课称,国外(大概指美国等工业国)量传系数最差的是1/4)。
本人提出的误差方程倘能引起关于量传系数的讨论与相应的提高,那将是计量界的大事。倘如此,笔者挨点骂,又算得了什么呢!
4 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是“不是最切合实际”。外文讲究原级、比较级、最高级,汉语也有大致类似的说法。本人认为,“切合实际”足矣,我达不到“最”,也没能力去追求“最”。“最”的问题留给后人吧。

第二段
先生评论中重复多次的是一句话:
**“R(N)本身可正也可负,先生在这里并没有强调必须为正或负”。**粗略数一下,
崔先生此话(或类似)讲了七次!
因为有R(N)、R(N-1)、R(0),以下简称R。
我这里说几句重话,已引起注意。
**说误差必须给出正负号,这是国际计量界的某些人,近二十年来,在宣传不确定度中的一个极严重的错误,是对误差理论的曲解和诬陷。看来崔先生中毒太深,以致在说明R是误差范围的情况下,还说R可正可负这种话。世界上哪有可正可负的范围?既叫范围,就必然是正量,是绝对没有负范围的。说现在的北京真大,范围达上百公里,怎能讲出负范围?世界上的量,并不是都有正有负的。表达范围大小的量,不可能用负值**。
我已说过多次,误差的概念,包含有误差元和误差范围这两层意思。误差元的定义是测得值减真值,误差元是可正可负的,因为测得值可能比真值大,也可能比真值小。误差元构成误差范围。误差范围又称为极限误差,误差限,最大误差(美国医药检测界),对测量仪器与计量标准又称为允差或最大允许误差。尽管各种称谓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误差范围(包括其他各种叫法)必须是正值,不可能有负值。
很明白,误差范围是由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的。而随机误差是按贝塞尔公式算出的,贝塞尔公式有取根式的操作,在中学数学中就有明确的规定,根式只取正号,因此西格玛必定是正值,随机误差的范围取3倍西格玛,当然仍是正值。没听说过谁算出的西格玛是负值。随机误差既已淹没了正负号,系统误差也没办法自己单算(大多数系统误差也只能给出范围),计量界的常例是二者按正值合成(视情况有绝对值相加或均方合成)。总之,误差元、误差成分,一经构成误差范围,就不再有正负号。试问世界上哪一种测量仪器给出的误差范围(或称最大允许误差,或称准确度、不准确度)是负值呢?没有的。
先生竟要求指明R(0)即基准的误差是正是负,多余了;须知,基准也是人搞的,如果他知道是正是负早就修正了。基准给的是误差范围,当然只能是正值。说基准的误差是负值的,世界上没有;说基准的误差是正值,也不必,因为误差范围本来都是也只能是正值,没人再去说“是正值”这种废话。
把误差元与误差范围混同起来,把二者不同的特征与表达方式搅在一起,于是,好进一步说误差理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是不确定度论的鬼花招。
人类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说话尽可能简略。于是就出现以误差一词来简化并代替“误差范围”一词的情况,中国外国都是如此。
误差理论或者说测量计量学说,入门的第一步必须知道什么叫误差。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的差距。原来的讲法是:误差定义为:
r = M - Z
但这里讲的“误差”,是误差元,误差元是单值,是有正有负、非正即负的。但请注意,人们通常所称的“误差”,并不是指误差元,而是指误差范围。例如问:你用的电子案秤的误差是多少?答:5克。问和答,指的都是误差范围。
有没有回答是误差元的呢?通常是没有的。因为一般来说,测得值有随机变化,测得值在那里变,因而误差元也在变,回答个某一误差元的瞬时的值,下一刻就变了,回答也无意义,通常做法是记下许多值(通常说法是N个测得值,即有N个误差元)而由这些值算出误差元集体(学名称域、集合)的表征量西格玛,而取3西格玛再加上系统误差范围而构成误差范围。误差范围当然只能是正值。
在测量仪器的指标制定、标记、检定、交易、使用中,人们所称的误差,都是指误差范围。而误差范围只能是正值,而不可能是负值,因此,作为误差范围简称的误差也只能是正值。本人为驳斥不确定度论对误差理论的诬陷,想了好久才想出误差元这个词。
建议把基本名词明确如下:
**误差元等于测得值减真值,误差元是单值,有正有负,非正即负;误差元群体的表征量是误差范围。误差范围由误差元构成,误差范围是误差元的群体特性,只能是正值。在应用中误差范围又简称为误差,因而误差也只能是正值。**
当然这仅是个人的一个建议。这样做,可以澄清许多混淆;而又符合人们已经形成的习惯。笔者确信,误差理论的拥护者会赞成这个建议,因为这样会有利于误差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而不确定度论者会反对,因为他们就是要给误差理论制造混乱,以达到由不确定度取而代之的目的。
lpx039  2011-09-20 00:07
看不懂,但是还是看下!
sg888  2011-09-19 21:18
谢谢!学习了
531182686  2011-09-19 13:03
谢谢
谢谢。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