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填写与使用说明

  Mings ·  2012-05-25 10:10  ·  56499 次点击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各栏目的填写要点和具体要求如下:
--封面和目录
1.“计量标准名称”
本栏目中填写的名称应与《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中的名称相一致。
2.“计量标准负责人”
填写所建计量标准负责人的姓名。
3.“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建立计量标准单位的全称并加盖公章。该单位名称应与《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中申请考核单位的名称和公章中名称完全一致。
4.“填写日期”
填写编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日期。如果是重新修订,应注明第一次填写日期和本次修
订日期。
--技术报告内容
1.“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简要地叙述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意义,分析建立计量标准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所建计量标准的传递对象及范围。
2.“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用文字、框图或图表简要叙述该计量标准的基本组成,以及开展量值传递时采用的检定或校准方法。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应符合所建计量标准的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规定。
3.“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本栏填写内容与《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的同名栏目完全相同。
4.“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明确给出整套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小分度值、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指标。
对于可以测量多种参数的计量标准,必须给出对应于每种参数的主要技术指标。若对于不同测量点,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不相同时,建议用公式表示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与测量点的关系。如无法给出其公式.赠分段给出其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对于每一个分段,以该段中最大的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表示。若对于不同的分度值具有不同的测量不确定度时,也应当分别给出:
5.“环境条件”
本栏的填写内容应与《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中的“环境条件和设施”栏目-致。申请书中填写的设施也应填写在本栏中。
6.“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根据与所建计量标准相应的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画出该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要求画出该计量标准溯源到上一级计量标准和传递到下一级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7.“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用单次测量结果yi的实验标准差s(yi)来表示:本栏应该列出重复性试验的全部数据,建议用表格的形式反映重复性试验数据处理过程。
8.“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用该计量标准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稳定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本栏应该列出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全帮数据,建议用表格的形式反映稳定性考核的数据处理过程,并判断其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9.“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此处的“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在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规定的条件下,用该计量标准时常规的被检定(或校准)对象,进行检定(或校准)时所得结果的不确定度。因此,在该不确定度中应包含被测对象和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本栏应详细给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包括应给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汇总表:当不同量程或不同测量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不相同时,如果各测量点的不确定变评定方法差别不大,允许仅给出典型测量点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但应具体给出不同测量点的不确定度。
对于可以测量多种参数的计量标准,应分别给出各主要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
10.“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验证方法可以分为传递比较法和比对法两类。传递比较法具有溯源性,而比对法则不具有溯源性,因此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原则上应采用传递比较法,只有在不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的情况下才允许采用比对法,并且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应尽可能多。
11.“结论”
经过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所建计量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要求,是否具有开展相应检定及校准项目的测量能力,是否满足本规范要求等方面给出的评价。
12.“附加说明”
填写认为有必要指出的其他附加说明。

1 条回复

路云  2012-07-21 07:42
这些内容都是依据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来撰写的,国防计量的《建标报告》现在仍然是执行GJB/J 2749—1996《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军事计量的《建标报告》执行的是GJB2749A-2009《军事计量测量标准建立与保持通用要求》。三者的不确定度评估有较大不同。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