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企业家自传
Alu · 2007-10-03 16:31 · 69372 次点击
前序
在书店里、在报摊上,到处是影星自传、歌星自传、主持人自传,美国企业家自传、日本企业家自传,为什么没有中国企业家自传?中国的未来是靠中国的年青人成为影星、歌星,去跟西方强大的企业竞争?中国的年轻人看外国企业家的自传,能掌握什么?学会西餐大师的厨艺能烧出中餐的美味?
许多网友、编辑、记者来信请教,实不敢担。许多年轻人对未来十分迷茫,实际上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只是时间长短的而已。人生丰富的经历与理性的思考会使人了解人生的真谛,经历与经验是一种财富,分享前人的经验特别是创业的经历是件庆幸的事情。一直以来我就喜欢与那些成功的人士交谈,那些失败的悲剧人士更值得我去反思,一个人如有了丰富的经验就有可能成功的把握住机会,实现他人生的理想。
对于迷茫,那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其实在我24岁时侯,我也非常迷茫、困惑,经常一个人在我市第一家咖啡馆里(按现在的品位只能算快餐店)买一杯2元的咖啡,将0.5元一包的武陵游牌香烟一根接一根的抽,有两次烟抽醉了难过的快要死去。当时,我虽然有个好名声的工作,却没钱,每月只有100元的死工资,当时的个体户没有好名声却有钱。对于做官,我知道我不适合,我也不想,否则86年她们帮我介绍省委副书记的小女儿,我就不会一口拒绝。我想人活着是为什么?人不就是要快乐吗,只有让我快乐的事,并且能改变我一生的事,才是值得我去奋斗的。
我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你们喜欢搞些浪漫,我年轻的时侯也喜欢搞些浪漫,我想天天抽外烟、用防风打火机、穿漂亮的西装、开进口摩托车,然而,我口袋空空又如何有浪漫?所以心情总是那样的忧郁。
年轻时,我常想“如果李嘉诚也身无分文了,我与他有什么区别呢?”他一定会找出好的方法重新发展。其实人与人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和内含的不同,一个问题你想不通,那么换种方式去思考,你就会找到解决的方法。
人在社会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社会,适者生存就是自己要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应自己,因为,一个人要改变社会太难,就是光绪皇帝也没做到,社会是许多人用一段时间改变的,改变也可以是好的方向,也可能是坏的方向。从另一方面讲,了解自己简单,它只需要你理性的分析,了解社会则难,他不仅需要智慧、有时要付出血与生命的代价,了解社会首先要了解人,因为社会由人组成,要了解人,人是有思想的,所以又必须了解思想,思想是历史形成的,所以要了解真实的历史,所以说:“读史使人明智。哲理使人明慧”。而真实的历史、哲理的思想对大多数国人几乎是空白,我也是经过失败后放弃了让人痴呆的文凭学习,选择了历史、哲学等实用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是跳跃的有选择的,因为学习要为我所用,其实,大部分人学习是为了给人看的。
下面谈谈创业,创业必须具有的三大要素:经验、资金、关系(过去仅是业务关系,现在则具有更深的含义了),经验可以积累,不过付出一生的幸福获得的经验不叫经验,是悔恨。后两项要素也是所有创业者最困惑的,也是最无赖的,我也经历了数次无赖,96年,如果我有50万资金,我就是步步高电子大区域总代理,因为段永平总裁的同室学友壮图先生是我的朋友。99年,如果我有300万保证金,我就是一楼盘销售的总代理,该楼盘后被一广东人用500万保证金拿走,一年半后,他净赚1400万。不过这是发财,常人说的最多的也是发财,其实发财与事业是两个概念,发财容易事业难,如果你用发财的心理你就永远不会理解张瑞敏、王石、李东生这些企业家了,发财可以满足私欲,贪厌的私欲是罪恶的深渊。事业则会成就人生的辉煌,事业的顶峰可能就在你眼前,可是你却无法达到,许多精英在达到他们事业的颠峰前悲剧般的牺牲,令我无限伤感,中国二十多年了,取得辉煌的同时,我们也该反思,我们还有什么不足,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我现在谈的是我们赤手空拳创业的故事,它是一个人的历史也是一段历史的缩影。
创业前的迷茫
70年代初,大家都很穷,但小朋友学习没有大的压力,所以10岁不到的我与其他小朋友无忧无虑玩的很开心,小学五年级时的一天,我读了鲁迅的书,突然自己幼小的心里多了一份莫名的惆怅,闰土小时也跟自己一样快乐、聪明呀,是不是自己长大了,人到中年时也就跟他一样,双眼空洞、满脸沧桑,这种忧伤一直伴我成长。
82年高中毕业,我放弃了大学学习,因为我的父亲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家里生活水平反不如邻居中的文盲,一个月后,18岁的我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经济机关(当年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侧消息,正直局长锁住抽屉中600个条子,坚决抵制招干中的不正之风),这是一份安逸的工作,非常规律的生活与工作,却象时钟的滴嗒声,在宁静的深夜里变成闰土的呐喊。
创业——服装篇
87年初,不甘自己中年将成为闰土的我与小谢、小军俩位好朋友凑了1万元,在N市有名的北极服装店拿下三节柜台卖起了服装,小谢的姨妈是上海东方皮毛厂的领导,我们从那里进了些出口式样的服装(到了上海才发现包在乘火车前就给贼划了一个大口子,所幸1万元钱跟桂圆放在一起,躲过一劫),第一个月赚了三千,三千块可是我们三人一年的工资啊。
第二个月我们进了100公斤当时最紧俏的毛线——马海毛,白天拖货,我们觉得难堪,只能夜里悄悄的用小车拖回来,拖回来发现100公斤的马海毛居然堆了一屋子,家人无法睡觉,为了赶紧出货,我们决定加价10%批发出去,来进货的小贩好心的建议我们用蒸气将马海毛打湿以增加重量,我们没有这样做。后来,马海毛卖完了,发现这笔生意基本不赚钱,原来,小贩买时是几斤的买,每次要我们秤翘一些,结果,几十笔翘秤的马海毛批出去了,却把10%的利润也翘进去了,大家白忙了一场。
一天,我们看见一辆集装箱卡车在XX服装厂装一批西装,那轻薄的西装十分漂亮,再一问,全是出口的,而且全是外国人的尺寸。
晚上,几个人坐在小军家二楼平台上聊天,现在的个体户非常多,衣服的款式变的也快,我们怎么才能找出新的利润点呢?不如我们自己做西装吧。这个想法一讲,几个人自己也下了一跳。
当时,城里的领导只有出国时凭介绍信才能到李XX服装店定做西装,做西装的这些老师傅许多是旧上海的名师,那个老罗师傅就经常向我们炫耀他什么时候又到某某领导家去量衣服了,不过,我们看他做的服装从面料到里衬都已过时,做出来的西装穿在身上又重又呆板,就这样的款式通常也要顾客等半年以上。
再看看,当时高级百货商场卖的高级西装分为两种,日本款式和英国款式。日本式的品牌有“罗马”“顺美”,它的特点是贴身瘦腰、窄袖子,服装上衣两边开叉。英国式的品牌有“金利来”,它的特点是气派、飘逸,服装上衣中间开叉。
我们对当时的国内市场做了分析,对于刚刚开始追求服装穿着打扮的中国人,最少500元一套的西装,将要花去他们半年的薪水,所以多数人老百姓没钱购买,那么我们就想“年轻人结婚一定会买、领导出国考察一定会买的”。为什么他们不买呢?原来,日式的贴身,中国人穿上就无法做事,脱了西装,里面又是破衬裳,脱衣又冷,加上上衣两边开叉给人感觉象小流氓。英式的西装则气派、飘逸,老百姓不敢穿,怕同事嘲笑自己冒充归国华侨,穿中间开叉的西装,同事肯定骂自己不正经,而且,西装要敞胸露怀,可能要被领导批评。
我们就找来两位年轻的服装设计师,告诉他们:“帮我们按中国人的体形设计出宽松的双排扣西装。日本款式西装只所以两边开叉,是因为日本人每天要不停的鞠躬,两边开叉后上衣在鞠躬的时候不皱又保持臀部的美光,但是中国人不鞠躬,上衣两边不需要开叉。英式的西装是从骑士服装演变过来,为了骑马的舒适,上衣全开成高叉,所以绅士的上衣普遍是中间开叉,但是几十年的革命改造,绅士在大陆已是虚伪的代名词,况且对中国人来说又不骑马,上衣中间没有必要开叉,面料不要国际流行的毛涤,因为老百姓认为全毛的就是最贵的,所以我们选毛感十足的全羊毛瑟维呢做主料,颜色只两种:灰色、藏青色”。设计师小董说:“没见过这种怪西装”,我们说:“中国的西装必须由中国人重新设计才能被中国的消费者所接受,这不是款式的问题,当人们的服装被领导作为判断你思想品德的时候,服装已上升为社会政治心态的问题啦。
随后,我们立即到无锡协新毛纺厂进了最好的、60元/米的瑟维呢面料,合计200米,委托N市XX服装厂加工,这个工厂拥有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西服生产线,是花数百万外汇引进的,现在中国驰名服装的老板们18年前没几个看过那西服生产线的,一尘不染、宽敞明亮的车间,那些大鼻子的客商在仔细的检查每件西装,我们感到奇怪:“他们进行质量检查时总是看里面,很少看外面”。原来服装的里面如果都一丝不苟,那么服装就一定完美无暇。整个工厂的气势让我们几个小年轻惊的目瞪口呆,王厂长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告诉我们“开一次生产线最少生产5000套,你们就100套总计7000元加工费,连换版费都不够”。供销科杨科长则对我们说“你们是不是傻了,中国人没钱买的,我们全出口”。我们晚上请他们吃饭,告诉他们“你们没有事的时候,是否可以帮帮忙,我们虽然钱不多,但对时间没有要求”。
我们的真诚最终感动了他们,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他们说:“你们穿的稳重不象个体户,也没有戴着金戒指、金手链,象爆发户一样拎着大捆的现金在厂里胡喊乱叫,所以对我们有好感,所以答应帮忙”。
一个星期后,漂亮的西装出来了,我们决定把它放在五星级的JN饭店购物中心,那是全省最顶级的商场,星期四的下午当我们托熟人悄悄的往里送货时,正好被薛总经理发现,薛总严肃的批评了服装主管,“这种国产的破西装也敢来卖,把他拖走”。薛总走后,熊主管、杨科长拗不过我们的死缠,答应“可以试试,但不能在显眼的地方,以免给薛总发现。我们单件成本180元,给商场250元(经济学书上说的批发毛利是5%,我们加了30%的利润是冒着风险定的),商场他们卖300元。当时“罗马”“顺美”西装单价500元,“金利来”西装单价900元。
第三天是星期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等消息,一个星期天下来摆在不显眼处的西装居然卖了30套,当天,在西装销售中名列第一,后来薛总也不信,亲自下来看,并且答应给我们与外国品牌一样的位置待遇。9、10、11、三个月在JN购物中心总计卖了1300套。
11月的一个下午我们坐在ZS宾馆三楼的咖啡厅里,这里是我们每天下午喝咖啡的地方,我们谈我们的小生意下面如何发展。
1.决定要在全国每个大城市最好的商场卖我们的西装,而且不做女装只做男装,因为女装变化无常,不宜作出品牌。男装则是一百年前穿西装,现在仍然穿西装,变化较小,适宜做出品牌。人员上只招业务员、设计师,不建工厂不招工人,充分利用现有企业的资源,一旦生意不好,由于人员少成本低,就能很快的进行市场调整。
2.第二年把公司迁往深圳,这样离香港近些,可以接受国外的订单,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化。
3.第四年,在法国注册公司,提高自己在国内的品牌档次。
大家在做发财梦的同时,开始了外地市场的推广。11月底我弟弟带了100套西装去太原市的五一百货大楼,结果三天全部售完。市纺织集团公司总经理吴总的儿子小吴,找到我们想跟我们干,他在纺织学校的服装设计班即将毕业,我们又委托找4个同学,待遇是月工资500元,是当时国有服装厂设计师的5倍工资收入,我们必培养自己的服装设计师。
11月底天气渐凉,我与小军去无锡协新厂进面料住在无锡美丽都大酒店,市民大都穿起了毛衣,由于酒店暖气较足,我们仅穿了件短袖T恤,在晚餐前出酒店散步。门口几个男子把我们当成华侨,要换兑换券,另有几个女孩想要我们送她们酒店舞厅的门票,当时酒店的梦幻DISO是30元一张,是无锡最好的舞厅,30元一张,就是现在也不算便宜,别人低三下四的祈求使自己顿时觉得高人一等,趾高气扬。
吃饭的时候,我俩点了几个菜、喝了两瓶青岛啤酒,由于,周围全是老外,他们很安静,我们也就静静地吃完了晚餐。
9点后,我们也去了楼上的梦幻DISO,发现刚才还文质彬彬的意大利老人、中年妇女,一个个开心的狂放的跳舞,象小孩一样的开心、快乐,他们的眼里充满了爱与快乐。我与小军互望了一下,突然感觉一阵悲哀,我们的双眼是那样的空洞、麻木。
跳舞结束后,我俩躺在床上睡不着,在老百姓梦想成为万元户时,我们已是十万元户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幸福的感觉呢?
白天中午在酒店客房,发现落地灯不亮,找来了服务员,服务员没讲话,只轻轻的伸脚一踩,灯就亮了。哦!原来还有脚踩的开关呀,可是,我们不懂。
想到前几天,我们几位穿着金利来的西裤背带、领结去上班,别人非常羡慕,自己却觉的别扭。后来,设计师告诉我们原因才知道,领结是参加晚宴、听交响乐时才能穿的,否则只有门童才会穿。在生活常识、社交礼仪方面,我们就跟白痴一样空白,拥有了金钱反而让我们出丑,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嚣张狂妄。
11月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服装质量、款式比进口的好,就是价格上不去,因为我们的牌子土,我们决定给服装取个叫“KARDEN”的商标,被有关部门告之“英文不可以注册”,我们就申请叫“卡尔顿”,又被告之不行,他们说:“年轻人做事要踏实,我看长城、XX河、X山做商标就不错”。回家后,哥几个十分郁闷。
12月,商场通知我们:“你们是用XX经营部的名义与商场合作的,现在商场只能与工厂直接合作,我们的行为被工商部门定为投机倒把”。两天后,服装被拖回来了,我们几个望着8万多元摆了一屋子的西装,低头无语的坐了一晚。
第二天,我们决定自己开工厂,在四卫头居委会找了有间30平米的空房,年租金2万,去申请时被告之:“必须要有50万注册资金、20台以上的设备、380伏的工业电”。可是这380伏的工业电增容就需8万元的现金支出,再买些不能生产西装的无用设备,再说我们也借不到50万啊。
一个星期后去XX门职业学校服装厂谈挂靠的事宜,他们的条件是交10%的管理费,我们一算没有英文商标的西服利润率最多20%,去掉工资、费用,几乎无利可图。没有品牌就没有发展的前途。
如果到农村去成立乡镇企业,那么工厂就属于农民所有,归村书记所有,这条路也走不通,我们认识的一个乡镇企业的厂长家在无锡,自己的私房盖了三层楼,在当地是个名人,他不同意跟我们合作。他讲了一句话让我们永生难忘,“兄弟啊,你们卖西装要让那么多顾客满意、要把商场总经理、服装主管搞定,你们不是做生意的料,我只做工作服、制服,我只要把一个人搞定就卖出去几千套,赚钱人还不累”。
之后,我们把西装各拿几十套回家,低价卖给小贩一些,送些亲戚朋友一些,天天抽烟喝酒无所事事,度日如年,服装业巨子的梦想被彻底击碎。
当时,我市有谢某、蒋某、方某三个最有名的服装大王。
84年谢某在市中心XX电影院旁花5万年租金,租一30平米门面卖服装,轰动全市,5万元是当时是一个干部100年的工资总收入呀,后来,国有大商场也改革引进私人进场经营,个体户的优势被国有的信誉打败,在国有商场经营的个体户先被商场扣30%的收入,再被总经理、部门经理个人盘剥,进场费、广告费----春节红包、中秋红包-----不堪重负。谢某94年转餐饮业失败,2004年,年仅50多岁的谢某靠政府的低保和一农村妇女买花在一破屋里走完了一生。
蒋某在87年躲过一凶杀后很少露面,夫人黄某经营有方,抓住的股票市场的发展机遇,在市中心盖了座楼租给证券公司,现在开了个三千平米的大酒楼。
方某初中文化,87年改做服装面料、88年又改做鞋子,96年夏天,我在一五星级酒店大厅就餐,听见临桌一沙哑的声音在与一桌的大学教授谈股票、谈政策,才知道他改做股票多年了,后来,他告诉我:“我只听他们的政策,生意场上千万不能听教授们的”。2005年8月,我们又遇见他,他早已坐豪华奔驰多年,希望我们帮他买门面房,不要考虑钱,钱不是问题。
方某头大,绰号方大头,就是现在我们也常提起他的至理名言,86年他声音哑哑的对我们说:“小弟你们做生意要象蛤蟆一样,趴在那里不要乱动。两个眼睛看着,看见蚊子飞过来,你伸舌头吃一个,看见苍蝇飞过来,你再伸头吃一个,但是,如果看见蚯蚓,你就不要管蚊子、苍蝇了,你就要一个猛子扎过去”。我们经常跟朋友聊天说:“中国的MBA们没有大头给他们上课是他们的悲哀”。
跟我们合作的XX服装厂后来日渐衰败,服装设计师陶女士、汪女士在94年也被逼下海,她们一个创立了中式女装的品牌,一个创立了时尚女装的品牌,汪女士还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主持人服装设计师。另外两位年轻的才华出众的女设计师气质优雅,我们没有她们的消息,真希望她们生活在米兰、巴黎。
男设计师——胖子小董,穿着拖鞋、蓄着大胡子、穿着随意,记得他帮我们几个特别设计的男装,引得周围的同事、朋友羡慕不已,竟相效仿。这是一款酒红色丝绸暗花夹克上衣,下配黑色水洗丝绸长裤,长裤底脚翻边,再配一两接头圆口系带黑皮鞋。我们穿着这款衣服,晚上到一歌厅时,混暗的大厅里顿时许多双眼睛睁的发亮。
回想当年我们“以品位切入市场、以品牌运作市场”的理念模式,不就是世界名牌“耐克”“锐步”的经营模式吗?可是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经营模式却被定为“投机倒把”,到90年代末才从法规中去处。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它创造了巨额的外汇,解决了千万的就业,是中国在世界的骄傲,不过这种低成本的经营模式在WTO的今天正遭遇着各国贸易壁垒的无情阻击,再看看现在的中国大陆居然没有一个世界级的服装品牌,没有一个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大师,这是大陆纺织业最大的遗憾。